从可视化到AI能力服务,看海云数据如何征服百亿政务市场

TIME:2018-09-17
分享:

2013年成立,海云数据从可视化入场,之后不断向分析、预测等上层需求延伸,以获得更大市场份额。目前,海云数据主打政府领域,覆盖公安、交通、消防以及大数据管理局等多个部门,并在公共安全领域形成了较高的竞争力。

指导 | 凯文 李喆

调研 | 李喆 崔可家

撰写 | 崔可家

大数据时代到来,Hadoop、MPP架构的成熟让企业有能力将数据存储起来。然而,数据本身价值有限,真正宝贵的是其所隐藏的知识、经验、关联关系,如何挖掘数据价值,是市场迫切的需求。

海云数据成立于2013年,以可视分析技术与AI技术服务市场,挖掘数据价值,深耕公安、交通、城市管理等行业多年,建立了较深的行业壁垒。

从可视化到AI赋能平台,图易不断靠近决策需求

海云数据的核心产品是AI能力服务平台图易。

成立之初,海云数据就已经推出图易,主要用于新闻媒体业,但由于可视化市场门槛较低且天花板明显,海云数据转向可视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图易平台也不断更新,以满足上层应用需求。

图易平台在4.0版本时,开始支持关联分析、多维分析以及空间分析,面向可视化分析需求,并在5.0版本中添加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模块,利用人工智能去帮助客户解决决策段需求,同时推出一系列软硬件产品,向客户提供大数据一站式解决方案。

2017年,海云数据发布图易平台6.0版本,推出了AI能力服务商业模式。这个版本中,客户可以将图易中的功能模块组合,以完成自身业务系统的组建。

除了图易平台以外,海云数据还在人工智能领域不断投入,并于2017年发布唇语识别技术。

在公安领域中,视频数据的总量极大,但由于数据多来自于摄像头,缺少音频数据,因此所能传递的信息量骤减。海云数据发布的唇语识别技术旨在帮助公安行业激活视频数据语义价值,最大化利用视频数据。

海云数据创始人冯一村表示,虽然目前有光线、侧脸等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但唇语识别准确率已经达到80%以上,距离商业化目标已经很接近。

以可视化切入市场后,海云数据图易平台是沿着数据化、图形化、图谱化、知识化、决策化的路径去发展的,不断接近决策需求,获取更大市场。同时,海云数据在行业内的产品也在不断完善。

以图易为基础,深入场景主打四条业务线

在业务模式上,海云数据不直接提供图易平台产品,而是选择了以图易平台为基础,深耕行业,推出服务于各行业的产品。

目前,海云数据的主要行业产品可以分为智警、智安、智航顺、智城,延伸出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未来出行以及数字城市四条业务线。服务政府客户时,由于多以项目制进行,并且需要结合业务定制化开发相应功能,这就要求厂商深入理解业务场景。

确定了可视分析为主要业务后,海云数据发现公安领域痛点最多、需求最强,所以选择了公安为其突破口,并推出了智警、智安产品,服务于公安、消防、安监等部门,应用在指挥调度以及情报分析等场景。

截至当前,智警已经可以覆盖90%以上警种,并且相关行业应用达到300个,在公安数据分析领域中,海云数据已经建立了较高的行业竞争力。

除此之外,交通、航天领域也是海云数据重点行业,以智航顺产品服务客户,应用在陆路交通、飞行调度等场景。

由于航空领域信息化建设较完善,并且软件供应商集中,可以快速复制,海云数据最初切入的是航空领域。例如,白云机场可视分析智能指挥决策系统是海云数据其中一个项目,帮助机场加强整体管控,统筹运行资源,并做为标杆向其他机场推广。

此外,海云数据也在逐渐向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领域延伸。

同时,海云数据开拓了数字城市这条新业务线。近期,海云数据与贵州省大数据局合作,搭建了数据指挥综合调度平台,将数据资产化,方便管理和使用,并保障数据资产的安全。

2018年2月,夏耘出任海云数据CEO,曾担任一体化指挥调度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其背景可以更好的帮助海云数据开展在数字城市业务中的产品落地。

在这四条业务线中,海云数据的主要收入依旧来自于服务最久的公共安全领域,之后依次为未来出行、应急管理以及数字城市。

面向To-G市场,大客户战略帮助客户拓展

从海云数据的业务线可以看出,其产品主要面向政府市场。

冯一村表示,海云数据在公安领域客户已经覆盖除黑龙江、青海以外的所有省份,在省市县区四级单位都有部署经验。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全国政府公共安全支出约为11000亿元。根据各地公安部门财务支出信息并参考夏耘观点,爱分析认为公共安全支出中信息化建设占比为5-6%左右,其中软件支出在50-60%左右,并且大数据在软件中的支出占比可以达到80-90%。

综上,整个公共安全市场中大数据软件支出可达200-300亿元左右。

目前,海云数据在未来出行领域的客户包括国内大型机场以及交通领域经费较为充足的沿海省市交投集团、交管局等。虽然2016年全国交通运输领域投入超过10000亿元,但是由于交通领域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支出较少,整体市场成熟度较低,冯一村表示,交通领域大数据软件支出约为公共安全领域的四分之一,因此推测交通市场规模在50-60亿元左右。

数字城市这项业务如今刚刚起步,客户有贵阳、重庆等6座城市的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由于大数据管理业务处于早期,整体市场规模较难估算,但以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为例,其2018年工业以及信息产业支出达到3亿元,今后随着各地大数据部门建设完成以及国家投入的增加,这项业务的市场也会快速增加。

在大数据行业中,由于客单价高、市场规模巨大,政务领域一直是各厂商激烈争夺的市场之一,但由于客户总量较为固定,因此获客能力直接决定着厂商在政务大数据市场中的竞争力。

海云数据获客以直销为主,但由于其大客户战略,其销售团队的人数占比较少,总数不超过20人。冯一村也表示,目前切入市场时会主要瞄准省厅级单位,这样在向下面的市区级单位辐射时会相对容易。

由于提供的是行业产品,海云数据在切入行业都有标杆项目,并且海云数据与各省市政府部门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获客上有较大优势,同时大客户战略对于今后海云数据的客群拓展也较为有利。

研发团队规模庞大,产品化率高

2018年,海云数据的团队人数为400人左右,其中研发团队占比超过75%以上,包括图易平台开发团队以及行业应用开发团队。

由于拥有较大规模的技术团队,以及深刻的行业理解,冯一村认为,海云数据在各行业部署的产品作为通用产品,可复制内容可以达到90%以上,每个项目的定制化开发内容会控制在10%以内。

在已经覆盖的行业中,定制化新产品的部署周期根据复杂程度会在1天到3周内,拓展新行业时,会延长到1-1.5个月。

未来,图易仍会向平台化产品发展,进一步强化图易平台功能,在今年会推出指令端新产品。并且,作为通用平台,图易的应用场景也可以向其他行业不断拓展。

场景理解能力以及获客能力突出,后续发展可期

爱分析从技术、产品、客群、场景和获客等维度对海云数据进行评价。

技术:平台产品包括从底层数仓到上层深度学习算法应用,并自主研发AI唇语识别技术,虽然还未达到商业化标准,但识别率已达到较高水平,核心研发团队人数超过100人,并与UCD有联合重点实验室,整体技术能力强。

产品:拥有底层通用数据分析平台图易,并在所覆盖的行业推出针对性产品,定制化需求基本可在2周内完成。在未覆盖行业,需要1-1.5个月的定制化开发、部署时间。

客群:重点服务To-G市场,包括公安、消防、交通以及政府,客单价多为近千万级别,同时,客户有较强的留存率和复购率,在营收增长中已有客户的贡献可以达到50%,客群质量优秀。

场景:已在公安行业深耕多年,产品覆盖90%以上的警种,相关行业应用超过300个,对于公安、消防领域的场景理解深入。

获客:主要通过直销获客,虽然销售团队人数较少,但与大部分省市级公安已建立联系,并在多地政府中有标杆项目(贵阳大数据调度平台等),向其他客户拓展时会相对容易,整体获客能力强。

近期,爱分析对海云数据创始人冯一村、CEO夏耘、副总裁刘秋雯,以及售前技术支持部负责人葛学锋进行了访谈,就海云数据的产品、经营策略,以及大数据行业发展趋势做了深入交流,现将部分内容分享如下。

以可视分析切入市场,主打政府客户

爱分析:从成立至今,海云数据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刘秋雯:我们是从2013年开始创业的,前两年主要的业务偏向可视化方向,之后逐渐向行业内深入,做分析工作。

在中国市场,可视化本身不会成为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因为这是一个非常浅层的应用,只有真正的深入到各个行业中,才能发现行业痛点,满足客户的需求。这也是我们今后要走的一条路。

爱分析:大数据厂商中,海云数据的优势是什么?

刘秋雯:从大数据厂商分类来看,第一类是传统软件厂商,第二类就是2012年-2013年成立的大数据创新科技公司,还有一类就是皮包公司。

相对于传统软件公司来说,我们的优势就是没有历史包袱,并且我们会更懂大数据;相对于创新科技公司来说,我们会从业务中出发来做产品,是行业+AI的模式,更加贴近客户。

爱分析:海云数据的业务主要在哪些行业?

冯一村:之前,海云数据主要布局在公安、交通行业,现在已经在这两个行业中做的比较好,开始开辟新的赛道。

现在,海云数据有四条业务线,分别是公共安全(公安)、未来出行(交通、航天)、数字城市(贵州大数据局)和应急管理(消防、质监),主要面向政府客户。

同时,之前用户比较关心海云数据产品某一方面的功能,现在,海云数据更多的是将能力赋予客户,帮助其完成不同场景下的业务。

爱分析:技术能力已经不能构成壁垒?

冯一村:是的,对于行业的理解才是更关键的,只有在一个行业中做的项目足够多,才能深入的了解这个行业。

深刻理解客户需求,公安市场仍会相对分散

爱分析:各业务线中,海云数据主要服务哪些客户?

冯一村:公安领域中,海云数据还没有进入的省份就剩下青海、黑龙江;交通领域中,主要做沿海的省市,比如山东、江苏等,因为这部分省市的预算比较多,客户主要是交管局、道路运输局等;数字城市方面,这个项目刚刚开始,如今有贵阳、重庆、青岛等6个城市。

爱分析:公安领域中,海云数据主要是与省市级单位进行合作吗?

冯一村:我们是省市县区四级联通部署,因为单做一个点,很难达到目的,公安本身就是一个体系,如果不能把体系覆盖全面,很难真正赋能。

公安领域,主要是打防管控四个方面,包括五个要素,人、地、事、物、组织,在我看来,公安需要的能力可以分为:事前情报能力,事中执行能力以及事后分析能力。

前期情报能力主要包括对情报判定能力、对情报的分析能力、对情报转向抓捕的能力。事中执行能力,主要为了增加执行过程中的抓捕效率。事后的分析是将一次案件中的知识沉淀为数据、模型,为了下一次的情报做准备。这是一个完整能力闭环。

爱分析:海云数据的业务是将所有警种都覆盖了吗?

冯一村:现在40多个警种中,我们有3-5个没有覆盖,平台上公安相关的应用已经达到300个左右。

爱分析:之前公安市场的集中度会比较低,以后会发生变化?

冯一村:应该不会有变化,还会是一个分散的市场,因为这是公安领域本身属性所决定,不会因为一个企业或者一群人的出现就发生改变。

推动数字城市业务,搭建数据指挥综合调度平台

爱分析:国内大数据行业发展情况如何?

夏耘:最近几年,大数据行业一直由技术引领,包括大数据分析、大数据模型、大数据算法,一般做大数据基础技术的公司较多,随着大数据国家战略的形成,各个行业都开始做大数据。但是,大数据在行业中的应用落地并没有特别好的方式。

爱分析:今年,海云数据会向哪些方向发展?

夏耘:今年,海云数据重点在大数据行业中做了以下几件事情:

第一,大数据业务化。与之前大数据应用的差别在于,以前是在业务中用到了一些大数据的技术,现在是将大数据独立成为一项业务,将所有数据汇集,为其他业务服务。我们刚刚完成了重庆市公安局的大数据顶层设计,以后其他公安业务就是基于大数据环境下的公安业务了。

第二,利用大数据赋能业务人员。建设赋能平台,将所有信息化数据作为资源,生成能力,帮助业务人员更好的完成不同的工作。

第三,建设大数据使用环境。我们目前与贵州大数据局合作,建设了政府数据综合调度指挥平台,对数据的使用状态进行监测,帮助政府进行数据的调度。

爱分析:为什么选择与政府合作开发建设大数据平台?

葛学峰:首先,80%的社会信息数据都在政府手中,但是让这些数据发挥价值会面临很多难题,主要有下面这几点:

第一,政治信息是具有保密性以及敏感性的,不能随意进行共享、交换。

第二,数据的不可控性太大,数据具有不可擦除的性质,并且可以复制,当发生交换后,不能保证这些数据的唯一性。

第三,对于数据的追溯很难,不能精准的知道数据被哪些人使用,用途是什么。

爱分析:贵州数据指挥综合调度平台项目主要应用场景有哪些?

夏耘:我们在这个项目中提供的是环境监测,里面包括共享、交换数据资产,还有数据治理、监测、运营以及调度等,是一个基础平台产品。

爱分析:数据指挥综合调度平台项目有什么创新点?

葛学锋:第一,机制的创新,大数据并不是政府的标配,数据局本身就是一个创新机构,通过我们这个平台,将数据局的职能更加明确了。

第二,业务的创新,我们将数据资产化了,政府可以将数据当作一种资产去管理,保证了安全性,并且其他的业务也可以在这些数据资产上来做,形成了一种大数据业务模式。

第三,技术上的创新,包括云计算以及微服务等。

爱分析:数据指挥综合调度平台项目与海云数据之前业务是否有关联?

夏耘:本质是没变的。

第一,可视化没变,我们还是利用自身的可视技术来做这个平台,再加入了更深层次的数据挖掘,将数据本身的内在逻辑展现出来。

第二,指挥调度的模式没变,海云数据之前的产品包括智警、智航顺等,都是做指挥调度的。指挥调度本身是对一件事情的分析判断以及处理,所以我们在做数据指挥调度平台的时候,整个业务逻辑并没有改变。

研发团队占比高,未来继续开拓图易行业应用场景

爱分析:目前,海云数据的团队规模怎么样?

刘秋雯:现在大概有400人团队,其中80%左右是技术类员工,包括产品研发、项目实施、顶层设计以及一些咨询售前人员,核心研发团队大概有100多人左右。销售团队人数不多,因为我们是大客户销售模式,总销售团队不到20人。

爱分析:对于在硅谷的研发团队,海云数据是怎么定位的?

刘秋雯:我们现在研发团队在硅谷、北京、南京、重庆都有,目前把硅谷的研发团队定位在一个先进技术的桥头堡,整个团队大概有4-5个人,但是跟UCD大学有一个联合重点实验室。

爱分析:主要获客方式是什么?

冯一村:直销为主,很少通过渠道。

刘秋雯:经过五年发展建设,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多相关资质,当然还有一些资质我们不具备,这时候我们会找一个合作伙伴,但是在合作项目中,客户还是会和我们直接对接。

爱分析:一般情况下,海云数据的项目周期是多长时间?

冯一村:我们现在的产品化率比较高,定制化内容会控制在10%以内,所以如果是简单的产品,一般1-2天就可以完成,如果比较复杂,会需要2-3周的时间。

在开拓新行业时,这个周期会延长到1-1.5个月。

爱分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数据治理的工作也是由海云数据来负责吗?

冯一村:数据治理一般是通过合作伙伴一起完成,因为这部分工作本身价值比较低,同时需要大量的人力。

爱分析:您认为大数据、AI公司的天花板在哪里?

冯一村:我认为,这个天花板马上就会出现,公司自身业务需要不断进化,才能不断接触更大的市场。

海云数据最初是以可视化进入公安领域的,但是可视化只是一个敲门砖,之后沿着数据化、图形化、图谱化、知识化、决策化这个路线去发展。因为在商业市场中,谁能更接近决策,谁就能占领更大的市场。

爱分析:海云数据下一步的发展战略是什么?

冯一村:寻找图易可以应用的行业、场景。在我心中,图易就是一个跨行业通用型产品,但是由于每个行业的属性完全不同,客户的痛点也不同,所以从图易到行业应用还是需要一个过程。

(文章来源:今日头条)